塑膠業用輕鈣好還是重鈣好?

未分類

在塑膠的填充改質材料中,碳酸鈣佔有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。碳酸鈣分為重質碳酸鈣和輕質碳酸鈣。那麼,在塑膠製品中,用輕質碳酸鈣好還是用重質碳酸鈣好呢?

有人用沉澱體積(以無水乙醇為沉澱介質)來區分重質碳酸鈣和輕質碳酸鈣,即沉降體積在2.5mL/g以上的是輕質碳酸鈣,1.2-1.9mL/g的是重質碳酸鈣。

我們根據不同的生產流程來區分它們。重質碳酸鈣是透過礦石的機械破碎和分選而製成的,輕質碳酸鈣是透過礦石的煅燒、消化和再碳化而製成的。

有些人根據相同重量的碳酸鈣自然堆積時體積不同的現象,錯誤地認為輕質碳酸鈣更輕。事實上,兩者的表觀密度不同,實際密度差異很小。重質碳酸鈣的實際密度為2.6-2.9g/cm3,輕質碳酸鈣的實際密度為2.4-2.6g/cm3。

有人做過在橡膠中添加重鈣和輕鈣的對比試驗。結論是,在相同用量和相同加工條件下,添加重鈣更容易混煉加工,更容易分散在橡膠基體中,添加重鈣的拉伸強度高於添加輕鈣,但填充重鈣的橡膠收縮率大,表面粗糙。所用重鈣為-400目,其價格僅為對照所用輕鈣的一半,經濟效益十分可觀。

塑膠製品中重鈣和輕鈣的使用情況與橡膠製品類似。有廠商反映,同等條件下以-400目重鈣代替輕鈣,對於按重量銷售的產品有明顯優勢,但如果按長度、面積或數量銷售產品,重鈣與輕鈣相比並無優勢。

從學術角度來看,重鈣和輕鈣有很多區別,如晶型不同、比表面積不同、吸油值不同等,而-400目重鈣和輕鈣的粒徑和分佈輕鈣有很大不同。重鈣或輕鈣顆粒以何種形式存在於塑膠基體中?它們是單獨分佈在基體大分子中,還是以鬆散聚集體的形式分佈在基體樹脂中?這些顆粒與樹脂大分子之間的界面態是什麼?這些都與材料的機械性質有直接關係。

塑膠製品使用重鈣還是輕鈣不能一概而論。應在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的基礎上,結合技術和經濟因素綜合考量後再決定取捨。

例如,在聚氯乙烯人造皮革的生產中,製造流程可分為刮煉法、壓延法和擠出法,而刮煉法使用聚氯乙烯糊樹脂,需要添加大量的增塑劑。輕鈣的吸油值比重鈣高4-5倍。因此,為達到相同的柔韌性,使用輕鈣比使用重鈣消耗更多的塑化劑。如果可以減少塑化劑的用量,使用重鈣可能會更經濟。

又如聚丙烯編織袋、編織布、捆紮帶等單向伸展產品。當使用重鈣和輕鈣作為填充劑時,沒有發現長度差異。經過研究發現,填料顆粒大部分位於拉伸形成的大分子之間的間隙。經過多次拉伸和快速冷卻後,大分子的形狀很快就被凍結,輕鈣和重鈣的真實密度幾乎相同,因此對產品最終長度的影響並不明顯。另一方面,重鈣的加工流動性比輕鈣好,而且價格便宜很多。因此,重鈣在此類單向拉伸產品中佔據絕對主導地位。

碳酸鈣如何更好地應用於塑膠產業?

碳酸鈣已成為塑膠工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之一。碳酸鈣產業的快速發展,為塑膠產業提供了選擇和探索的物質條件。其在塑膠材料上的良好應用也引導了碳酸鈣產業的發展。

這裡我們希望碳酸鈣產業有實力的企業不僅要做好碳酸鈣產品,還要進一步開發以碳酸鈣為主要原料的塑膠新材料、新產品,而不是簡單地生產某種產品,強行塑膠產業使用它。

橡膠常用的五類碳酸鈣產品
碳酸鈣表面改質的原因